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公益专项基金工作总结(2022年度)

时间:

2023-03-21

发布者:

宣传联络部

分享到:

该项目2022年收入:0元,支出0元。

2022年新冠病毒持续肆虐,政府积极组织、周密部署,将疫情传播风险降至最低。这一年,在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公益专项基金的全体员工和专家们兢兢业业,使得2022年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现就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未病研究

由于疫情影响,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公益专项基金组织院内专家,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不定期召开未病研究专项会议。会议涵盖中医、功能医学、互联网医疗等多方面内容。

1.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前院长Klaus W. Grätz

1)积极探索功能医学和自然疗法在健康管理过程中的积极应用和效用

2)讨论如何将功能医学和自然疗法应用在互联网医疗中

3)就罕见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交流

2.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专家彰敏教授

1)研究并交流日本线上医疗急救业务实现路径与技术支持

2)对比日本与中国急救业务,探讨线上急救业务新模式

3)探讨急救业务新模式在互联网医疗中的应用

4)探讨日本功能医学相关发展现状,以及功能医学互联网化的可能性

3.日本系统环境研究所

1)学习交流日本养老服务的相关案例,探讨老年服务方案涉及转变模式(构建顾客参与型平台)

2)研究与日本养老和日本技术公司合作老年产品的可能性

3)针对未来型医院的主题,分别开会共同讨论常规居家综合检测设备的功能规划与研发计划。

4.日本德洲会医疗集团

1)研究交流健康管理新模式

2)讨论如何利用互联网医院和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为病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二)成立周超凡传承工作室

2022年8月31日,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公益专项基金与周超凡教授,共同成立了“周超凡传承工作室”,旨在研究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药学和中医学相融合的创新路径和科学的方法。对中医研究以及对中医药学的研究,中医药的理论传播、科普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学术思想,与时俱进,将传统中医药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中医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推动智慧中医药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实现中医药的新时代转型共同努力。

(三)举办第五届宝坻医学论坛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届宝坻论坛采用线上方式召开。

2022年7月-9月组织国内和美国、瑞士、以色列、日本的医学顾问就第五届宜善医学论坛主题进行多次视频会议,最终确定以“数字医疗——未来的医院和医疗保健”为主题进行探讨。

2022年12月20日-21日,进行为期两天的线上医学论坛。本届论坛共邀请了来自包括中国、美国、瑞士、日本、以色列等世界各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构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数字技术赋能医疗服务,利用和优化现有资源,促进优质资源流动,构建智慧医疗全景,从而更好的提高医疗健康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本次论坛聚焦互联网技术对医疗领域的介入,以探索新场景下构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国际各领域医疗专家学者的解读,展示最前沿的医学领域知识和最先进的医学研究成果,以及与最新型技术的结合与应用。

本次论坛带来了中外专家学者们智慧与思维的碰撞、观点与理念的交融,为医学教育融入大健康理念、现代前沿技术和推进新型医学学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