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 一百人|何叔衡:感情烈火腾 亮节万年青

时间:

2022-02-22

来源:

作者:

宣传联络部
宣传联络部

分享到: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派遣留学生赴苏联留学70周年。为引导广大留学人员坚定爱国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一百年 一百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与广大留学人员共同学习具有留学经历的中共党员爱国报国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留学人员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留学梦、人生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发挥独特优势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一线建功立业,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何叔衡:感情烈火腾 亮节万年青

一百年 一百人|何叔衡:感情烈火腾 亮节万年青

何叔衡,新民学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0年,何叔衡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8年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何叔衡曾写信给家人:“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字里行间饱含真情,传递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他从“反封建的穷秀才”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59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创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个之最:中共一大中最年长的参会者,红色政权首任“大法官”,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牺牲的革命烈士,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


“穷秀才”的大胆行为


22岁以前,何叔衡都在偏僻农村从事劳动,在旧式私塾读书;26岁时,他奉父命应秀才考试,并取得秀才功名;37岁之前他都在乡间做私塾先生、小学教员。不过,虽然是读着八股文,说着之乎者也,他的观念和行为在乡里却大胆得出名。


在乡间任教时,何叔衡与其他三位志同道合的秀才结拜成兄弟,他们就是被合称为“宁乡四髯”的谢觉哉、姜梦周和王凌波。这几位秀才虽然也是长袍马褂,之乎者也,但在思想上却与其他科举出身的旧文人格格不入。他们都不愿为官,却关心政局,聚在一起时常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乡邻称他们为“穷秀才”,但就是这几位“没有能耐”的“穷秀才”却做出一件震惊乡里的事情。


这一年,宁乡遭灾,在何家祠堂做工的贫农余老伯偷祠堂的半担积谷被捉住,何氏族长决定将他沉塘处死。何叔衡得知后,立刻让学生四处通知自己的把兄弟,几个人一起赶到何家祠堂,远远就开始高喊:“放人,快放人!”一群长袍秀才的突然闯入令在场众人目瞪口呆,大家眼睁睁地看着何叔衡给余老伯解开绳索,竟没人阻拦。何叔衡将余老伯带走时,回身恭恭敬敬作了个揖,然后向何氏宗亲恳切陈述余家的难处,说得在场的许多人红了眼圈,族长无奈,只好免了余老伯的罪。


之后,“学究”何叔衡又因为一串“狂言”搅得乡邻心绪难平。


这年他的三女儿出生,本是喜事,家里却炸开了锅:始终都没生出一个儿子,举家上下一致怂恿他纳妾。这种封建压力让他忍不住愤怒:“谁说我断了后?有女就是有后,这个女儿我就叫她实嗣,她就是我家的实际继承人。”


还有一次,何叔衡外出归来,刚到家门口便见到女儿们坐在门槛上,口中念着“笑莫露齿,话莫高声”。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摸着女儿们的头说:“我的女儿不要学这些臭规矩,你们有话可以大声讲,想笑就放声大笑吧!来,现在比赛,看谁的笑声最大!”霎时间,父女4人的笑声响彻何家大屋,引得屋里的人都出来看热闹。后来,何叔衡还坚决不允许家里给3个女儿裹脚,他把家里的裹脚布全搜拢来用刀砍碎,还作《放脚歌》一首:


走起路来像残疾,摇摇摆摆出洋相。


快学何家闺女样,大手大脚好姑娘。


当年,这首《放脚歌》在当地广为传唱,成为了人们的一段传奇记忆。


“秀才”学生到革命者的转变


1913年,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当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这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踏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大门之时,他们的兄弟学校--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新生:他显然不像大多数学生那样年轻、朝气,1876年生人,此时已经37岁,有3个女儿,而且还是一位“前清秀才”。


校方人士一见到他就颇感惊讶:“37岁已是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糊口的年龄了,你怎么还舍得花时间来读书呀?”他回答得十分诚恳:“我长期深居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外事不知,实是耽误了青春。现在我是急盼探求新知识、新学问,好为国为民出力哩!”


1914年,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他与比自己小17岁的毛泽东结为挚友。之后他保持了与毛泽东、蔡和森的友谊,参加到他们组织的革命活动中。1918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共同发起成立新民学会,致力“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逐步走向革命生涯的高潮。毛泽东曾称赞他“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1920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他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他在上海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他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一起编在特别班;1930年7月回国后,他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组织革命者去苏区。


何叔衡在斗争中从一名旧式秀才逐渐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他的革命生涯让他的信念进一步坚定,让他的人生进一步升华。


秉持正义的中央苏区“红色大法官”


1931年11月,何叔衡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是被选为工农检察部人民委员,后经毛泽东提议担任工农检察部部长一职,即“肃贪部长”。1932年2月,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临时最高法庭,委任何叔衡为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也因此成为红色政权的首任“大法官”。同年6月,何叔衡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一职。此时,年已56岁的他集检察、内务、司法大权于一身,开创了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工作中,何叔衡有随身携带的三件宝--布袋子、记事簿和手电筒。布袋子用来放实物和文件,布袋子里“袋中有袋”,中间一个较大的放实物,比如从仓库里抓来的一把霉烂变质的谷子。有一次,他还偷偷地将毛泽东穿过的一双补丁加补丁的线袜塞进了袋子里。记事簿则事无巨细,无所不记。他说:“人老了,脑子不管用,记在本子上忘不了。”手电筒主要用来走夜路。何叔衡带着这三件宝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回来时,布袋子里面人证物证齐全,记事薄上检察工作、司法工作、内务工作、干部教育情况“一锅端”,条理清楚,杂而不乱。


在何叔衡的提议下,中央工农检察部增设了控告局,还在各机关、街道路口设立了一种特制的木头箱--控告箱。控告箱的四面密密麻麻写着何叔衡亲自拟定的说明文字,在控告箱正面写着“控告箱”三个大字,下面落款为“XXX苏维埃政府工农检察部控告局制”,在箱盖上写着:“各位工农群众们,一切什么事情都可来这里控告。所写的控告意见书,必须要盖好私章才能作效力,没有盖私章的概作废纸,而且还要用信套密封好,并且要注明送某机关工农检察部控告局长收。”箱的右面写着:“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经济机关,有违反苏维埃政纲、政策及目前任务,离开工农利益发生贪污、浪费、官僚腐化和消极怠工的现象,苏维埃的公民无论任何人都有权向控告局控告!”箱子的左侧写着:“控告人向控告局投递控告书,必须署本人的真姓名而且要写明控告人的住址,同时要将被告人的事实叙述清楚。无名的控告书一概不作处理,倘发现挟嫌造谣诬控等,一经查出即送法庭受苏维埃法律的严厉制裁。”这种控告箱在反贪污浪费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何叔衡在担任大法官期间,恪尽职守,秉公处事,严厉打击吞没公款、多吃多占、贪污腐化现象,使苏区的干部作风得到整顿,也让苏维埃政权的威望得到了提高。


然而,好景不长,当时的中央苏区“左倾”日渐严重,作为判决的复审工作负责人,何叔衡很快发现送到他手中的死刑判决越来越多。


1932年10月,何叔衡收到了会昌县苏维埃送来的死刑判决。只要他朱笔一点,就可以执行。但仔细阅览了全部材料,何叔衡发现所谓的犯罪,大多是偷鱼偷牛的琐事,他立刻批示不能处死,改换主审人,重新审批。


何叔衡“慎杀”的做法受到了当时左倾思潮主导的中央的严厉批评。外表守旧多礼的何叔衡,这次却并未表现得如谦谦君子,他不仅拒绝接受这些批评,而且起身一一反驳这些批评他的年轻人。会议开了几天,但何叔衡始终坚持他的观点:阶级斗争不能代替法制,也不能排除人道主义。1933年底,何叔衡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从大法官到被撤销一些职务,何叔衡的人生遭遇了戏剧性的变化。但是,他始终坚守自己心中的“一杆秤”,那就是为正义而战。他不畏“强权”,矢志不渝,他是当之无愧的“大法官”。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1937年,在延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6周年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在为牺牲同志默哀的名单中念到何叔衡的名字时,大家莫不为这位在党内被誉为“五老”之一的革命长者的牺牲而深感震惊和悲痛。


何叔衡的人生虽然只有短短的59年,但却穷尽一生追求真理,实践正义。他用自己无悔的行为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誓言。


“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这是何叔衡的真实写照。他的一生,闪耀着真理和正义的光辉。他坚定不移的信仰,救国救民的抱负,英勇无畏的精神,赤胆忠心的品德,求真务实的作风足以让他彪炳史册,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来源: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共产党员网、光明网


(责任编辑:宣传联络部)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2010-2020

增值电信业务(ICP,SP)经营许可证  |  京ICP备102189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