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 一百人|谢文锦:欲安天下苍生 端赖同志齐心

时间:

2021-06-01

来源:

作者:

宣传联络部
宣传联络部

分享到: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纵观百年党史,在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广大留学人员群体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引导广大留学人员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树立留学报国的远大理想,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一百年一百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与广大留学人员共同学习具有留学经历的中共党员留学报国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留学人员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留学梦、人生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发挥独特优势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一线建功立业,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谢文锦:欲安天下苍生 端赖同志齐心

一百年 一百人|谢文锦:欲安天下苍生 端赖同志齐心

谢文锦,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浙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的创始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党指派,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与文锦同期入校的有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肖劲光等。不久,王若飞、赵世炎、肖三等也来这里学习。文锦待人和气热情,给同学们留下很好的印象。这支列宁爱唱的《光明赞》歌曲,就是他和肖三共同翻译,并由文锦教给了全体同学,以后又流传国内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谢文锦不幸在南京被捕,于4月中旬和侯绍裘等中共江苏省领导人同时殉难。


1896年,谢文锦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潘坑的一个农民家庭。文锦七岁时,父母将他送到岩头镇姑父家中,拜普安寺郑纪恒老先生为师,后来郑先生创办永嘉广化高小,文锦也随去攻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新的思潮象春风一样荡涤全国。谢文锦满怀美好的理想,在这年考入省立第十中学(现温州第一中学)。可是,黑暗的现实破灭了他的幻想,校内一些封建遗老,对文锦等来自穷乡僻壤又渴望进步的学生百般歧视、凌辱,还禁锢学生的思想。年轻的文锦愤愤不平,他有理有据地反抗校方的专制高压,最后校方以“思想过激”为借口,将他开除。离校后,文锦到了杭州,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现杭一中)继续学习。1917年文锦毕业回乡,他节衣缩食,筹措办学经费,创建了岩头高小。他聘请进步教师,选用内容健康、进步的课本,在校内宣传革命道理,热心培养人才。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引起当地顽固势力的恐慌和仇视,对他大加攻击,他针锋相对地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文锦来到上海,结识了瞿秋白等革命知识分子,并在《新青年》杂志社任职。1921年,文锦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遣到苏联学习。1923年冬,他担任了共产国际代表、苏联军事政治顾问鲍罗廷的翻译,随同鲍一起到广州,并任中共中央秘书。时值孙中山决定实行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文锦积极参与了国共合作的工作。


1924年秋,文锦重返阔别了五年的故乡。他奉党中央之命,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团员,在当地筹建党组织。他在工人、农民、学生中,以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生动地介绍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在永嘉城区(现温州市区)和楠溪,采用探亲访友、开座谈会、大会演讲等各种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阐明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揭露、痛斥封建军阀勾结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指出只有彻底推翻他们的统治,中国人民才能获得新生。他的讲话生动有力,精辟深刻,态度亲切,吸引了许多听众。他在积极宣传的同时,着手做细致、切实的组织工作。他对进步青年经过深入了解和考察后,和他们推心置腹地谈话,启发他们的觉悟。对吸收入党的同志写了中肯的鉴定意见上报党中央。在此期间,他挥笔写下了“欲安天下苍生,端赖同志齐心,依照马列主义发动群众斗争,打倒列强军阀,好教宇宙重生”的革命誓言。


1924年冬至1925年春,他先后发展了郑侧尘、胡识因、金贯真、李得钊三十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创建了浙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温州独立支部,这是浙江省直属中央领导的第一个党组织。以后文锦到上海工作,还不断关心温州独立支部的情况。


谢文锦不倦地钻研和介绍马列主义理论。在1925年4月《新青年》纪念列宁专号上,登载了他撰写的《列宁与农民》,文中指出,“俄罗斯的多数派(即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所以能够集合这样伟大的力量,得到最后胜利,他的政权又一天巩固一天,其原因不但在于他的奋斗目的很对,他的奋斗方法能适应环境及多数派的先锋队能和工人阶级有很密切的关系;而且在于他同时又能够注意到农民的心理和利益,和农民联合起来共同去奋斗,这就是多数派的首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者十无产阶级的指导者列宁同志指示给工人农民群众的一条很正大的道路。他在历史上的大功绩,一部分也就在乎此。”此文受到毛泽东的赞扬,被选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教材,它是我党早期系统地介绍列宁论述农民问题的重要文章,对推进工农联盟、深入农村土地革命起了良好的作用。


1925年5月,文锦任上海总工会总务科副主任。“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和刘少奇、汪寿华等一起发动和组织工人进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同年9月,他被选为上海总工会中共党团(相当现在的党组)成员之一,次年4月,担任中共上海区委委员;7月,调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这段期间,他在上海、南京、江苏、浙江等地,以满腔热忱,过人的精力忘我工作。1927年2月,上海区委决定成立政治问题委员会、工人问题委员会和提案审查问题委员会,谢文锦任提案审查问题委员会主任,及政治、工人问题委员会委员,承担了更加繁重的任务。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下了南京,当时在北伐军工作的肖劲光与谢文锦接上了头。就在这一天,英、美等帝国主义炮轰南京城,无数中国人倒在血泊中,惨不忍睹。愤怒的民众在以谢文锦为首的中共南京地委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声讨帝国主义的暴行。在斗争中建立了市总工会及各行各界的革命团体,并在北伐军的支持下,将革命运动推向高潮。4月上旬,蒋介石一伙磨刀霍霍,凶相毕露,革命形势急转直下,金陵古城面临一场大劫难。谢文锦和侯绍裘等立即动员和组织力量,号召大家抛弃幻想,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一天,谢文锦召集金陵大学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一百多人开会,严肃而坚定地宣布,“暴风雨就要来了,有些人的面目越来越清楚(指蒋),我们不能再坐着不动了。在座的都是党团员积极分子,是革命的中坚力量,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总是有牺性的。我们不怕牺性,我们要组织力量,和敌人对抗!”在以侯绍裘、谢文锦为首的江苏省委和南京地委领导下,对反革命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反击。


4月9日上午,蒋介石到南京亲自策划指挥,逮捕了在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工作的共产党人。当晚,中共南京地委举行各革命团体负责人会议,决定第二天上午召开“南京市民肃清反革命派大会”。十日上午九时,四、五万群众举行在会,并游行示威,下午就遭到了反动武装的冲击。当夜,谢文锦、侯绍裘在大纱帽巷十号召开了地委紧急扩大会议。深夜二时会议还在进行中,国民党公安局侦缉队队长赵虎臣,带领便衣武装五十余人,突然包围了会场,谢文锦、侯绍裘等十人不幸被捕。凶残的匪徒们使用了极其残忍的刑罚,但谢文锦等宁死不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的革命气节。蒋介石密令赵虎臣等予以秘密杀害,有的被杀后装入麻袋,有的先装入盛有石灰的麻袋再残忍地用刺刀乱戳。最后,匪徒们把谢文锦等的遗体运到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上,投入秦淮河中。英雄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谢文锦,就这样壮烈地栖牲了,时年三十二岁。肖三同志在回忆文章里沉痛地写道:“他的尸体和英灵流进了滔滔的大海,他的英勇献身精神以及他在‘东大’和我的友谊,·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新中国成立后,谢文锦烈士的遗像和遗作,陈列在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在33年的短暂生命中,他用生命践行誓言,用忠诚书写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族、为民众、为信仰的担当。他的革命业绩和英勇献身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来源:人民网、光明网、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宣传联络部)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2010-2020

增值电信业务(ICP,SP)经营许可证  |  京ICP备102189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