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纵观百年党史,在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广大留学人员群体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引导广大留学人员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树立留学报国的远大理想,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一百年一百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与广大留学人员共同学习具有留学经历的中共党员留学报国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留学人员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留学梦、人生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发挥独特优势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一线建功立业,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左权,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周恩来曾称赞他:“无愧于他所信仰者,足以为党之模范。”左权的革命生涯虽然短暂,却充满着传奇和辉煌,尤其是对国家民族、对人民群众、对家人充满着情和爱,表现出一位叱咤风云将领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情感。
1905年3月15日,左权出生于醴陵市一个贫农家庭,直至1923年12月投笔从戎,他在左家老屋生活了18年。其间,读书时断时续,17岁时在叔父左铭三资助下进入县立中学学习,并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研究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创造社会农人有责,改造社会农人亦有责,我是农人的子弟,其责任更大。”1924年3月,左权考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从此踏上追求真理的奋斗征程,再没有回家。
1924年9月,左权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同年11月赴苏留学,初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归国,到中央苏区工作,12月调任红军新12军军长。
1931年12月奉命参与联络指导国民党第26路军举行宁都起义,改编为红五军团,任该军团15军政委,旋任军长兼政委。1933年后任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1936年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任八路军第二总队司令员,辅佐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开展抗日战争。1937年12月3日,左权给母亲写信,“决心与华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
秉承“吃草精神”,左权时刻关心人民的疾苦,他和彭德怀在清漳河畔组织展开大规模的军民生产自救运动。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我军粉碎日寇“扫荡”的重要保障,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创建并巩固华北根据地。
1940年8月,左权协助彭德怀组织指挥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1941年11月,左权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与日寇血战8昼夜,毙敌千余,创造“以少胜多、敌我伤亡六比一”的成功战例,被中央军委赞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左权总结我军作战经验,撰写《埋伏战术》《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40余篇军事著作,在我军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方面均有建树,被誉为“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毛泽东赞扬左权“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1942年5月,日寇向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麻田疯狂进犯。为掩护总部突围转移,左权冲在前沿指挥,25日在十字岭壮烈殉国。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周恩来赋诗悼念他:“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彭德怀称赞他:“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啊!”
“分离21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这是左权牺牲前3天写给妻子刘志兰的第11封信,也是最后一封信。
来源:人民网、新华网、学习时报、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宣传联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