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 一百人|陈能宽: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

时间:

2022-02-22

来源:

作者:

宣传联络部
宣传联络部

分享到: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纵观百年党史,在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广大留学人员群体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引导广大留学人员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树立留学报国的远大理想,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一百年一百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与广大留学人员共同学习具有留学经历的中共党员留学报国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留学人员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留学梦、人生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发挥独特优势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一线建功立业,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陈能宽: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

一百年 一百人|陈能宽: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

陈能宽,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共党员。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学博士学位。他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多次在国家核试验上给予了技术上的参与和组织,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这是陈能宽自己的诗作,也是他许身报国、无怨无悔的人生写照。


一心求学只为报国


1923年,陈能宽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青少年岁月正逢民族危亡之时,心中便早早埋下“知识报国”的宏愿。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这位热血少年废寝忘食地学习,以最高分考取雅礼中学,1942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1946年毕业后,他积极的为祖国的发展与振兴寻找出路,次年,他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远赴美国耶鲁大学。


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陈能宽便获得了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冶金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想要报效祖国之际,因抗美援朝被迫滞留美国,拳拳爱国之心只能暂时埋在心中。在美国工作的几年间,陈能宽很快成长为小有成就的年轻科学家,但是内心报效祖国的渴望却是与日俱增。


1955年秋,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使陈能宽一家人重燃回国的希望。面对美国的同事、朋友对自己渴望回国的不解,陈能宽回答道:“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像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说,我是‘灵台无计逃神矢’啊。”那份报效祖国,对祖国深切的热爱并没有因远渡重洋而消退,反而确实与日俱增,回国是将这份宏愿加以实现。


艰难岁月,攻克难关


在思想境界、学术水平正要接近成熟的时候,却接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通知: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1964年改为院),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那时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基本上是处于白手起家的阶段,各方面研究都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苏联,他们在巨大压力之下接受了任务。塞外风沙弥漫,科技人员克服一切困难,依然夜以继日地工作,陈能宽经常亲临一线组织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两年多数以千次的试验之后,终于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验问题。陈能宽和这帮年轻人果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


宁静致远,深藏功与名


在谈论中国为什么能很快地搞出原子弹时,陈能宽曾说他们的科研组织没有“内耗”,攻关人员都有着献身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草原、在山沟、在戈壁滩。即使在城市,也过着淡泊明志、为国分忧的研究生活。


陈能宽一生谦虚好学,无论对学友、长辈或年轻人,他均能平等待人,不耻下问。到了晚年,他依然把学习放在首位。他在书本中学,也在实践中学;他向专家学,也向平常人学;他钻研他的科学专业,也研读中外名著;他读正规报刊,也读街头小报。


陈能宽十分重视发扬民主,每当涉及比较重大的技术路线或方向的判断,总是提议要组织“红队”“蓝队”之间的辩论,即正面意见与反面意见深入辩论和讨论。他尤其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杜祥琬至今记得,以先生为首的专家组很有远见地提出,在该专题中设立青年基金,鼓励4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的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在报奖时,大家公认陈能宽应该排名第一,他却“利用职权”把自己的名字勾掉,将荣誉让给一起攻关的年轻人。最后公布名单时,他比列名的人更感到欣慰和欢悦。


2016年5月27日,陈能宽院士平静地走完了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一生。他这一生,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而“隐身”戈壁荒原、深山峡谷,以身许国,俯仰无愧。从出国求学、扬名海外到毅然回国、科技报国,从青年科技栋梁到铸造核盾的支柱,他是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传统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来源:新华网、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责任编辑:宣传联络部)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2010-2020

增值电信业务(ICP,SP)经营许可证  |  京ICP备102189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