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2017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海内外留学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家国情怀是植根于我们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海外学子奋发图强的精神归依。”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卫洲指出,“近百年来,我国无数海外学子胸怀家国天下,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用行动诠释了家国情怀,挺起了民族的脊梁,树起了精神丰碑。”
爱国报国
留学人员的家国情怀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家国破碎的屈辱史,是一部救亡图存的抗争史,是一部建设发展的复兴史。在上世纪初,国家受难、民族存亡之际,“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等人发出正义呐喊。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蔡元培倡导“交换所长,蔚为国用”;詹天佑提出“各出所长,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一批又一批怀着一颗渴望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赤子之心的仁人志士远赴重洋,刻苦学习,寻找救国良方。
百年历程诠释了留学人员的爱国本色。这既是一种质朴的情感,更是蕴藏着创造历史,书写传奇的伟力。得风气之先,开风气之先,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他们开启了中国走向世界,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和科技的新纪元,他们参与了爱国民主运动,投身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事业。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家国情怀,挺起了民族的脊梁,树起了精神丰碑。
“一大批莘莘学子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挺身而出,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国家兴亡为责,把个人的读书志向与国家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诠释了新时期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赋予了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曹卫洲理事长说。
新中国的诞生,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也让无数海外学子看到了民族振兴的曙光。从1949年到1957年,留学生归国人数大约有3000人,约占同时期在外留学生、学者总数的一半。
“对怀有赤诚大爱的知识分子来说,祖国是他们生命中永不平复的烙印,报效国家是他们无法淡忘的责任,是他们不可更改的人生命运。他们骨子里有着中国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胸怀,有着近代知识分子强国梦的深切情怀。”曹卫洲理事长说。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以及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用行动向世人诠释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钱学森,我国科技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著名的“科技三钱”之一,国家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作为一代航天人的杰出代表,钱学森以国为家,淡泊名利,用其一生的奉献书写了对党、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吴大观,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为了给中国的战鹰装上一颗“中国心”,这个目标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他全部的生命。
改革开放后,致力于国家富强的归国海外精英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30多年以来,我们国家有太多的奇迹发生:“神舟”上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雪龙”科考、“高铁”飞驰、“天河”问世、“大飞机”首飞、国产航母下水等等,曹卫洲理事长说,“这是科技精英人才辈出的时代。”邓中翰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星光“中国芯”;施一公成为首位获得爱明诺夫奖的中国科学家;丁列明研发出抗癌药“凯美纳”,其贡献堪比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2015年2月,曹卫洲理事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对外交往》的专题讲座。
完善“顶层设计”
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充分释放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2016年,酝酿多时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改革大幕徐徐拉开。同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世界各国优秀人才。
“现在,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主要是被‘吸引’回来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曹卫洲理事长说道。
国家“千人计划”在深入实施中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积极拓宽非华裔外国专家申报渠道,已累计引进60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不少地方和部门探索的柔性引才方式效果显著:河南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重大人才工程中单列计划,从国内外柔性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5万多人次、院士253人;江西建立76个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103名院士、800名团队成员,形成“星期天工程师”、“候鸟型教授”集聚景象……
不久前,全球知名医学杂志《自然·微生物学》发表了一篇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实验室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嗜肺军团菌效应蛋白LepB利用全新的磷脂酰肌醇激酶活性,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一个实验室何以能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邵峰认为,关键是实验室创建之初就比照国际科研机构模式运作,打破了传统科研管理的预算申报、考评标准等束缚。
理顺了体制机制,海外留学人才才能消除顾虑,如鱼得水。几年来,实验室带头人、已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王晓东锐意实行“科学家为主”的管理机制,实现了人才和科研机制上的大胆突破,成为国内科研机构改革的“试验田”。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曹卫洲理事长在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讲话。
“中国梦”——我的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留学人员是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回国效力。
“哈佛任职时,总有人问我,你是日本人吗?我说,不,我是中国人。那你是美籍华人?不,我是中国人。”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在美国生活了26年,是“卫生体系学”创始人之一,他与同在哈佛任教的妻子坚持保留中国国籍,并于2013年全职回国工作。
作为卫生政策和管理学的国际一流专家,刘远立把回国后的工作概括为“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指承担了包括起草我国第一部医疗卫生基本法在内的一系列国家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研究课题,并产生重要的影响;所谓“立地”,指的是融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将理念转化为公共服务实践。例如,在四川省汶川县创立了中国农村第一个“移动诊疗体系”,相当于一所流动二级医院,将诊疗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像刘远立一样,有很多中国学子虽然在国外生活多年,在工作上取得了国际一流的成绩,但依然坚持保留自己的中国国籍。“因为,从出国起,我们就想着,出去学习是为了回来报效祖国,让祖国变得更美好。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不尽的家国情怀。”他们如是说。
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较2012年增长14.49万人,增幅为36.26%。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为58.48%。逾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从留学潮到归国热,这种新趋势标注着‘留学报国梦’的新起点。”曹卫洲理事长说,“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深刻变革时期,正在迈向黄金时代,对于广大海外学子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为海归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
与一百多年前“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留学理念有所不同,当前出国留学人员的学科选择早已不再局限于理工科目,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管理、商科等学科备受青睐的局面,当前的留学人员思想更加开放,爱好更加广泛,在专业选择、学习重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据调查显示,留学人员的专业选择在经济、工商管理、金融、法律、生物研究等领域呈现上升趋势。
“广泛的学科覆盖,完善了海外留学人员群体的知识结构,也有助于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国经济稳步增长,是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的黄金时代,机会无限,未来可期。”曹卫洲理事长说,“爱国主义情怀是海外学子情系祖国的纽带,‘中国梦’的提出更增强了海外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广大留学人员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