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时间:

2022-01-17

发布者:

宣传联络部

分享到: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数千万海外华人华侨的心。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奉献心力,已经成为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组织的共同心愿。在这场艰苦的“战疫”中,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不仅用爱守护着祖国,还用实际行动表达着他们时刻与祖国同在。为此,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与环球网共同推出《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及留学人员援助中国抗击疫情纪实》系列报道,讲述海外华人华侨、留学人员组织与祖国共同“战疫”的感人故事,见证他们在抗击疫情中的每一份心力与付出。有爱不惧风来急,风雨过后是晴天。



 


★ 二十九 ★ 


驰援湖北 刻不容缓——在英中国留学生支援抗疫纪实

 

1月20日,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学联(以下简称“剑桥学联”)留英学生学者最为重视的一年一度的“华彩康桥夜”晚会正在热闹筹备中。此时,作为剑桥大学中国学联主席兼全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以下简称“全英华科校友会”)秘书长的我收到一则消息:新型冠状病毒引发传染性极强的肺炎在武汉爆发。通过紧急联系武汉市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负责人,我们确认了事态的紧急性。 


时间就是生命,为帮助湖北的亲人朋友们抗击疫情,大家于23日率先在全英华科校友会的官方平台发起了以“同舟共济,驰援湖北,共克时艰,刻不容缓”为主题的募捐活动。消息一发出便受到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的高度重视,使馆教育处开始号召全英各地各校学生学者社团组织,齐心协力为援助湖北疫情作出贡献,并要求各社团组织每天与教育处及时反馈物资捐赠和采购的工作进展,并随时沟通。一时间,各学联和校友会积极响应,募集资金和物品援助武汉。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活动推出不到2天,全英华科校友会就收到了来自在英国校友总计8000余英镑的善款。当看到武汉各医院物资告急,购买迫在眉睫,刻不容缓。1月24日,剑桥中国学联和全英华科校友会通过微信平台向全英各地方学联、商会、校友会发起倡议募捐的通知,该微信推送得到了在英留学人员的高度关注,30多家学联、10家校友会以及英国各慈善组织相继转发,在短短2周的时间内共筹得善款41767英镑。为了更好地计划和安排后续物资的购置并顺利运送回国,使馆教育处又紧急召开了关于后续援助物资进展的工作会议。在会议上,牛津学联、剑桥学联以及在英国的华人和学生志愿者们一同对后续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与此同时,为了整合更多组织的力量集中参与到本次行动中,在1月27日“华彩康桥夜”剑桥春晚的现场,春晚组委会也临时增加了“驰援湖北”的主题朗诵和募捐活动。晚会中,剑桥学联宣布一定会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并将剑桥春晚奖券的收入全部捐出。为了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剑桥学联又联合牛津学联、北京大学英国校友会等,对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分工,由牛津学联主要负责筹款和采购,所有物资都寄往剑桥学联,由剑桥学联负责发往国内各医院。1月28日,“牛剑合璧,共抗疫情”为题的公众号推文向全英平台推出,获得驻英使馆教育处和在英学生学者及华人的一致好评,微信平台阅读量总计约1.7万次。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牛津剑桥的同学们共筹得资金13725英镑,此笔善款用于集中购买物资。 


由于倡议书的成功推送,负责对外联络的同学主动搜集和联系,国内很快有30多家医院的需求通过剑桥学联的援助通道被核实并登记。 


行动之初,海外市场各种货源还算丰富,可面对各种专业型号的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需求,负责采购的同学却无从下手。剑桥学联和牛津学联的团队拿出了钻研学术的精神,四处查阅资料。作为一支学生队伍,同学们的专业分布广泛,但是谁也没有做过标准转换的工作,且专业的物资评级分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了解,在时间短任务急的情况下,对欧盟防护物资标准的熟知要求给同学们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同学们彻夜不眠地查阅资料,并整理分类欧洲市面上的防护物资品牌和型号,是否符合国内医用物资标准。比如生化防护服分6个等级,1-3级用于感染区,4-6级用于隔离区;欧盟口罩的FFP2/FFP3标准是否与N95对应…… 


之后,全英华科校友会联系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拿到了关于防护物资的明确标准,同学们把这些标准发布在全英华科校友会的微信平台上,供所有采购物资的学联共享。在这场“战斗”中,每一只口罩,每一件防护服都攸关生命,容不得丝毫疏忽。据后来接收到物资的医生们讲:“这些孩子们很靠谱,寄过来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可用的。”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历经千辛万苦,物资采买工作正常了,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英国政府对医疗物资的政策收紧、清关文件、物流对接、货物分送、医院对接等文件及复杂的对接环节,以及航空公司运力下降、航空运输成本上升等问题,让整个团队面临新的挑战。经过激烈讨论和商议,各社团组织最终决定,重新调整分工,由牛津学联和全英华科和北大校友会负责募集善款,集中采买并和国内联络,再由剑桥学联统一负责物资的分拣和运输渠道,以及一系列的通关文件和公函的开具。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为进一步了解如何通关,同学们吃了不少苦头,很多环节不知道就带着货物直接去机场,现场和海关沟通;一个渠道没弄清楚就反复打电话确认。刚解决完物流渠道的问题,航空公司的运力下降、成本上升又让航空运输问题变得棘手。正当同学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驻英使馆教育处专门开具了相关说明文件,为物资保驾护航。 


靠着热情和动力,勤奋和才智,同学们终于弄清楚了物资运送的全部流程,开启了一条抗击疫情的航线,开始陆续为国内医院运送紧急救援物资。学联的同学们通过不断地思考与调整工作重心,终于打通了一段高效运送物资回国的途径。从初期的如何募集经费到如何聚拢资金进行集中购买,从如何推广发布此次活动和让更多人了解到让更多的华人参与,从如何与英国各社团组织协会协调拿到物资购买权,到怎样购买到性价比较高的医疗物资,从完全不了解国际贸易物流渠道的信息,到熟练打通各捐赠渠道环节以及物资运送回国的实践,同学们不断地突破自我,并肩作战,不但积极在英国为抗击疫情发声,也积极地联合商界、学界等组织机构,以及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体,向国内及时运送医疗物资。 


自1月26日以来,剑桥学联先后为牛津学联、全英华科校友会、北京大学英国校友会、全英清华校友会、英国约克华人支援队分5批运送4916件不同规格的医用防护服,12100副手套,1440只N95口罩,60000件医用帽,以及131幅护目镜,捐赠给6家医院。在这背后,是无数次和各社团组织的沟通和交流,数10份通关文件的开具。但我们深知,和湖北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拼搏奉献相比,我们这些小小的付出算不了什么。哪怕再艰难,我们也要继续努力,将一笔笔捐赠物资运送回国,支援同胞抗疫。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来源:神州学人


 

 

 

★ 三十 ★ 


希腊侨胞捐款物驰援武汉:中国加油,我们心在一起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球华侨华人的心,希腊侨界时刻关注疫情,响应倡议迅速行动,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抗击疫情的战斗。纷纷捐助善款,采购急需物资。短短一天多时间,多批疫情防控物资运送抵达国内。


旅希侨团侨商和华侨华人积极响应,纷纷捐助善款,采购急需物资,通过不同方式献出一份爱心。一封封为抗击新型肺炎捐赠款物倡议书从不同的侨团、机构发起。一笔笔款项,一件件物资,满载着希腊华侨华人对祖国人民的祝福和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爱心在路上


希腊多家侨团商会各个微信群继续捐款接龙,并集体组织采购口罩等防护物资,第一批捐赠物品已经装车发货,后续捐赠物将陆续送达中国。


希腊华侨华人总会会长邹勇表示,为应对疫情,旅居海外的华人应该团结一心,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多种形式支援疫情抗击战;同时倡议所有的海外华侨华人加强自身防护,认真学习防控知识,积极落实防护措施,希望目前旅希同胞要以大局为重,近期从国内回到希腊的侨胞应该自觉在家隔离,减少不必要外出,做好防护措施。


希腊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徐伟春表示,为了尽快把援助湖北灾区的防护物资送到第一线医院医生手里,会长团成员们连日采购、分箱、打包、核对、装车,尽快发车运至武汉抗疫一线。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中国-希腊投资者联合会连日来发动倡议,研究落实具体措施,同时号召广大会员同胞,包括所有旅希爱心人士、企业家,尽一切力量,筹措善款以及医用耗材、防护用品等专项物资,以最快速度送达抗击疫情一线。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国内,优秀的医护人员,最美的白衣逆行者们在最前线与疫情做着激烈的斗争。海外,有心系祖国的海外游子们通过捐款、捐物,以自己的方式支援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通过不懈地努力,数天来,捷报频传,越来越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人们打赢这场“战役”的信心在逐渐增强,而信心便是治疗的“特效药”!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我们每个人都在行动


目前希腊尚未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性感染肺炎的个例,希腊卫生防疫部门也加强了戒备,在机场等重要场所增加了检疫检查。希腊国家公共卫生组织也表示,该组织正对往来希腊与中国的旅客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保持警惕,但目前希腊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风险较低。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从国内探亲休假的人员陆续返回希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输入风险增加。新型肺炎潜伏期具有传染性,且此病毒最长潜伏期为14天。为了自己、家人和他人的健康,建议近期从国内返回希腊的人员主动居家隔离14天,随时观察有无发热症状,其间不要走亲访友、尽量减少或不与外人接触。


为了加强关于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来到希腊出差、旅游以及从国内返回的旅希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和留学生了解希腊防控疫情的举措及有关信息,中国驻希腊使馆专门制作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宣传手册》,并将尽快在雅典机场等地进行分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三十一 ★ 


海外华侨华人持续驰援:再难也要把医疗物资运回国

 


“我们要团结更多力量支持湖北” 


北京时间1月31日,2.5吨的医疗物资直接从旧金山送抵武汉协和医院,这是武汉宣布封城9天之后第一批大批量的民间捐献物资。武汉爱心同盟(Wuhan United)的志愿者亲手将物资交付给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


疫情第一时间就积极响应的武汉爱心同盟,于2月4日才正式在美国注册成立为非盈利机构。机构创始人龚义涛是华中科技大学1988级校友,他激动地说:“硅谷的华侨华人都十分关注武汉的情况,在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之后,我们觉得必须要为湖北马上做些事。”随后,得到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校友的广泛关注,一支囊括硅谷科技工程师、大学教授的志愿者队伍迅速集结成立。


如何能马上筹集到国内最缺的医疗物资?龚义涛马上想起了曾在支援2008汶川地震时认识的Direct Relief(国际直接援助组织),“他们资源多,质量硬,于是我们马上表达了援助意愿,随即在武汉封城的第二天就确定了合作意向。”


美西时间1月25日下午,在筛选出亟需的医疗物资之后,“武汉爱心同盟”收到国际直接援助组织的回复,“1月27日有一架货机从加州起飞,可以免费运输支援武汉的医疗物资,询问我们能否协助完成所有的相关手续”,龚义涛回忆说。志愿者们昼夜不停,加班加点翻译外文合同,尽可能地以最快速度,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有手续。


1月27日,援助协和医院的医疗物资离开仓库,准备前往机场,然而此时,国内海关的清关手续还没有完成。志愿者们只能在飞机抵达前的21个小时内完成所有手续。1月29日,在飞机降落广州白云机场前,志愿者们终于完成了所有电子通关手续。30日,2.5吨医疗物资运往武汉。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跨洋接力赛”,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终于在1月31日下午,顺利将救援物资送到武汉协和医院。此时正是美西时间午夜12点半,美国北加州的志愿者们激动的通过视频直播收看了整个交付过程。目前“武汉爱心同盟”还在继续行动,已有3批医用物资抵达湖北防疫一线,更多的物资正在路上。龚义涛说,“武汉是我们的家,在海外的我们此时要团结更多力量来支持湖北!”(刘小依) 


“一定等到你们来,我们才下班”


当地时间2月14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仓库里,贴有“支援中国,疫情防控”标签的纸箱码放整齐,等待着第二天被运往湖北、浙江等地。


这是荷兰青田同乡会会长舒延平经手的第7批医疗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手套、消毒液、红外线体温计等。保守估计,多批物资加起来有30吨重。


如今,物资筹集完便能及时运送。半个多月前,运输却是令舒延平头疼的问题:“第一批物资在仓库里放了一周才通过南方航空运到目的地。”他意识到,需要尽快打通更加便捷的物流渠道。


荷兰中国贸易促进会会长周建波请缨分忧。作为佳成国际物流荷兰分公司股东,他提出,公司会保障物资陆地运输,并承担荷兰和目的地的仓储清关费用。然而,空中运输问题依然存在。


焦急之时,中国驻荷兰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张国胜的一通电话了却了舒延平的心事。在使馆的安排下,航空公司免费运送捐赠物资。


2月6日一晚,令舒延平最为难忘。“机场仓库晚上8点关门,可是这批物资各项手续还不齐全,物流公司无法及时赶到送货。”情况紧急,舒延平赶忙和同事一起租了两辆大货车,将12个托盘共3吨多重的货物装车。两人亲自驾驶货车,火速赶往机场。到了机场,一看表:8点01分,舒延平忐忑不已。幸好,负责对接的地面工作人员走了出来,其中一位中国人对舒延平说:“一定等到你们来,我们才下班。”


“听到‘等你’这句话,我心里一股暖流就涌了上来。灾难面前,中华儿女真团结。”舒延平感慨。他希望,政府部门不断协调,医护用品工厂加大生产,治疗药物尽早研制,“阻击疫情,需要集结更多智慧和力量。”(张晓洁) 


“我们已经‘调整’到国内时间了”


2月5日,土耳其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在伊斯坦布尔萨比哈·格克琴机场滑出跑道,机体严重损坏,折成三截。得知这一消息,张钦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货不会就在这架飞机上吧!”张钦伟是阿联酋广东商会会长,他说的“货”,是855箱运往国内救急的N95口罩,这是当地侨胞捐赠的第二批物资。


从1月27日开始,阿联酋广东商会就发起了支援国内抗“疫”的行动。作为会长,张钦伟给大家分了工,有人负责捐款,有人负责采购,有人负责运输,有人对接国内了解物资需求,还有人实时传达国内抗击疫情的最新进展。


“大家的反响非常热烈,一下子就行动起来了。”张钦伟回忆说,从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巴林到阿曼、叙利亚,侨胞们火速采购,1月27日、28日采购的第一批物资,30日就运抵国内了,“每一天都在行动,没有断过。”


可第二批物资的运输就一波三折了。先是在沙特航空、阿联酋航空、土耳其航空之间多次辗转,期间还滞留在机场数日。如今又遇到土耳其客机滑出跑道的意外。


“了解到物资安全后,我们稍稍舒了口气,但紧接着又担心机场会不会暂缓开通或者封锁起来,耽误了物资运输。”回忆当时的心情,张钦伟一连用了三个“很着急”来形容:“我们其实一直都在密切关注国内的情况,现在物资紧缺,真的很想早一点把这些口罩送回去。”


2月8日,载有第二批防疫物资的飞机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缓缓降落,张钦伟悬着的心也总算落地了。


随即,这批物资被发往湖北、广东等多家医院。“可以好好睡一觉了。这个春节其实侨胞们基本都在熬夜,以前我们的生活作息是看迪拜的时间,现在我们已经‘调整’到国内时间了。”张钦伟笑道。


“亲身经历过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海外侨胞发自内心的深情。”张钦伟感慨道。目前,他一方面继续通过商会号召侨胞支援抗“疫”,一方面以个人名义开始了第三批捐赠,物资已经在2月15日通过快递运抵国内。(李治宏)


“尽早将这些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接通电话的前一秒,李先秋正在与航空公司沟通,争取能尽快将新一批的防护物资运送回国。这是大半个月来李先秋一直忙碌的事情。


“物资从德国运回,需要在北京清关。之后又如何运往湖南呢?”德国湖南同乡会暨德国湘商总会会长李先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提出了捐赠遇到的难题——物资运输。


此前,他曾协调了多批在德医疗物资运输回国,并将这些物资定向捐赠给长沙市第一人民医院、湘雅医院等地,解了当地物资匮乏的“燃眉之急”。这背后,是李先秋及在德华侨华人的不懈努力。


“一开始,我们找乘客“人肉”将物资带回国。”李先秋回忆,运输第一批物资回国时,他发动了同乡会几百人的力量。最后找到一名从德回国的长沙游客,让他以行李托运的方式将物资带回国。但问题来了,普通乘客在飞行中只能携带一件行李,这么多物资该如何托运呢?


为此,李先秋找到了一家中国航空公司的朋友,向他请求“特事特办”。为保证这批物资顺利上机,朋友拿着相关证明向总部申请了一个多小时的航班延误。最后通过这样的方式,50多箱防护物资顺利运抵湖南。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李先秋在处理后续物资运输的问题上顺手了许多。


但是,没多久,前往中国的航班停航。这下难倒了李先秋,积压在德国的大批医疗物资该怎么运回国呢?


幸运的是,国内有关部门在得知该情况后,协调了一架包机派往德国,专门负责运输这批物资。


包机来德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欧洲。“那天晚上我一点不敢眨眼,生怕错过相关来电。”李先秋作为包机的总联络人,回忆起当晚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法国、荷兰、罗马尼亚、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匈牙利……各个国家的华人华侨都联系我,说他们那里有急需捐赠的医疗物资,希望搭这架包机运回国。”


“平日里交往不多的众人因为捐赠、运输物资走到了一起,大家都只想着尽早将这些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李先秋如是说,“中国人的团结一心最为可贵。”这些天来,他曾熬过了许多不眠之夜,但“只要物尽其用,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目前,还有一批医疗物资等待从德国运回,李先秋仍在为此奔波中。(尹 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三十二 ★ 


中国留学生心系抗疫:“呼吸心跳与你一同”

 


得知疫情发生,与广大华侨华人一道,在海外学习工作的大批留学人员立即行动起来。一个又一个学联组织、校友会、社团,募款、寻找医疗物资、对接国内、担任“搬运工”,以不同形式出人、出力、出钱、出策。


在美国,从中西部犹他州盐湖城,到与武汉结为友好城市的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从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到东海岸波士顿、纽约等地,不断传出留学生群体和广大华人华侨募集救护物资的信息。


在英国、德国、日本……无论是微信群里,还是原本的春节联欢会,都成为留学人员群策群力的现场。


“这让我们感觉武汉不是独自在战斗,大家都在关注,都想出一份力。”英国武汉大学校友萧岚说。


在英国攻读博士的夏俊斐说,海外学子离家越远,思乡之情越浓,身边的中国学者、学生都密切关注国内情况,不少人联系他,想要通过种种形式尽一份力。“作为武汉人,我由衷期盼家乡的亲人们身体健康。我们也有信心打赢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


参与在韩国的中国学人学者募捐行动的陈年告诉记者,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韩中国学生学者、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同呼吸、共命运,期待能为纾解疫情严重地区的困难尽一份力。


有人开车两个多小时,只为多找到一箱医疗物资;有人连日重复着需要多点对接的跨洋协调工作……这样的故事,或者不一样的故事,在全球各地持续发生着。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资料图:从日本名古屋抵达天津的医疗物资 钟欣 摄 


大家的心声,或许就与这首同样来自留学生的歌一样:


“我们都在等,等那晴天以后,风会拨开云层,感受阳光微风。天使带走伤痛,让拥抱都不再保留。”


“我们都在等,等那天明之后,再看车水马龙。能在人群之中,再牵你的手,呼吸心跳与你一同。”


这是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留学生创作的歌曲《等你回来》,用以致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为中国抗疫加油。


海外中华好儿女——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

2月17日,来自江苏医疗队的杨洁、张志俊、李飞、汤建伟、陈俊在进舱前加油打气。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4名参与创作的学生想用音乐对以医护工作者为代表的一线抗疫人员说一声,所有人都在等着他们平安回来。


“我们虽然身在海外,但时刻关注祖国疫情。”编曲代沛能说,“为打赢这场防疫战,无数人甘当‘逆行者’。我们被那些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深深感动,所以萌生了想创作一首歌鼓舞更多人的想法。”


歌曲主创之一郑龙海说,原本创作的曲调有一些伤感,但后来觉得这个时候大家更需要鼓励和希望,修改后的旋律听起来更明亮,象征风雨过后“战士们”与亲人团聚。


期盼社会的体温能传导给每个人,期盼千万人接力的暖意能召唤春归。


最期盼,一线的他们早日平安回家。


来源: 中国侨网


 

(责任编辑:宣传联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