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官网!
English
首页
首页
历史不会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
闪亮新时代
闪亮新时代
我的故事
闪亮新时代
闪亮新时代——朱经武
朱经武(1941.12.02-) 朱经武是超导体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1965年,朱经武获得福坦莫大学硕士学位。1968年,他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毕业后进入贝尔实验室从事工业研究工作。他曾先后在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休斯敦大学等大学任教。他曾担...
闪亮新时代——高行健
1940- 高行健是法籍华裔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高行健祖籍江苏泰州,于1940年生于江西赣州。 高行健于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1970年,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曾到安徽宁国县港口中学任教。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他返回北京担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1977年,他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9年5月,他作...
闪亮新时代——崔 琦
1939.02.28- 崔琦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是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他是美籍华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1958年,崔琦赴美国深造,就读于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1967年,他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84年,他,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士,同年获浓缩物质物理巴克利奖。1998年解释了...
闪亮新时代——杨光华
杨光华,石油炼制工程专家、教育家,湖南浏阳人。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8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51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回国后,杨光华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任教。他在任教期间勇于探索,积累了治校育人的丰富领导经验,在如何办好高等教育,尤其是在如何办好石油高等学校方面有大量的论著,涵盖人才培养、...
闪亮新时代——朱亚杰
朱亚杰,燃料化学工程专家、石油化工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人造石油学科创始人、新能源技术的奠基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亚杰随校南迁长沙后赴昆明,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在昆明云南大学任教;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出国留学;1947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研究生;1949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 ...
闪亮新时代——张炳熹
张炳熹,中国地质学家,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6年通过清华大学第六届留美公费生“物理矿物学”名额的考试,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5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参加建设,在北京大学任教。 1952年夏,张炳熹在高等院校调整过程中由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调到新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任职期间张炳熹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花了很多心血帮助他们扩展矿床学知识,掌握教学基本功。当时学生很多...
闪亮新时代——胡汉泉
胡汉泉,真空电子技术和微波真空电子器件专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生于北京。 1940年胡汉泉从交上海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自费赴美深造。1941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电机系硕士学位。随后在美国斯巴登无线厂和美国RCA电子管厂任职。之后进入美国依利诺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胡汉泉回国,担任唐山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通讯组研究员。 回国后,胡汉泉...
共1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2010-2020
增值电信业务(ICP,SP)经营许可证 | 京ICP备102189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