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0月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89年取得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中国中化集团担任中化莫斯科公司总经理。1998年在莫斯科创业,建立埃佩克集团公司(IPC GROUP),并出任总经理。现任中国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此外,还担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中俄友协副会长,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副会长兼留苏商会会长、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不甘平淡,坚定出国
1978年,我们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万物萧条、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扩大派出留学人员到国外学习的重要讲话拉开了中国派出留学生工作的序幕,也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现在看来,这个决定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着眼于民族复兴的长远发展目标,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也为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30年的改革开放也见证了广大留学人员在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如今重温邓小平当年的决定,更是非常深切地感到他老人家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决定,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宏伟蓝图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1978年邓小平讲话以后,派遣留学生的工作就陆续展开了,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到1985年时,政府放开了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资格审核,自费留学也随之升温,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学习外语热、出国热。当时,我正在读大学,校园里学习外语的空气非常浓厚,有外语角、外语俱乐部,不光是青年学生发奋学习外语,青年教师也同样如此。那时大家议论的都是如何通过托福考试,如何出国留学,如何到国外学习等话题,出国热潮相当浓厚。很多早期出国留学进修又回国的教师的课程非常受欢迎,学生们踊跃去听,希望借此多学一些知识,多了解一些国外的情况。这股出国热潮对我此后的人生选择有重要的影响。
1986年本科毕业以后,我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在读的过程当中,学校就已经决定将我留下来作为骨干教师培养,但我还是坚定地要出国深造。1988年,我通过了国家出国人员的水平考试,获得了教育部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1989年9月,我与同批的留学人员乘火车到了原苏联莫斯科东北学院,开始了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活。
我们1989年下半年到的苏联,1991年底苏联解体,正好经历了那段动荡时期,见证了一个昔日大国的消亡。去之前,我们对苏联的了解停留在一些文学作品,如《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等的描述上。到苏联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国家的动荡、解体和消亡。苏联的动乱和解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好在我们是公派留学,在经济上还是有一定保障的,每个月有大约一百多美元的助学金。实际上,我们每个月的开销大概是十美元,日子过得并不是很紧巴,但当时的情况是商品供应缺乏,拿着钱却买不到东西。而且中俄虽然相邻,饮食习惯却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经常买不到大米。即使是买面包也大都需要排20分钟的队。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没什么,但当时确实很艰苦,而这段艰苦岁月磨砺出的坚强与执着在我以后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克服了社会不稳定带来的种种困难,我还是如愿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得益于改革开放,受益于中俄友好
人生的每一个选择与当时的形势是息息相关的。1992年,快要毕业的时候,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又掀起了一次改革大潮,当时国内对留学生的政策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只要是为国服务,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是欢迎的。因此,1993年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留在国外,进入了外经贸部所辖的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被总部派回莫斯科的中化莫斯科公司。当时中化公司是一个国务院批准的率先实行国际化经营的外贸企业,也是世界五百强之一,中化莫斯科公司则主要经营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其他国家和东欧地区的石化产品的进出口业务;而且当时正值中俄两国贸易逐步成熟的时期。基于自己在知识储备、外语以及在苏联留学的经历,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我在中化莫斯科公司工作了六年,这六年的经历与四年的留学经历感觉非常不一样。通过这六年国企大平台提供的锻炼机会,我对公司的业务和管理都逐渐熟悉了起来。
正当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人生的抉择又一次出现在了我的面前。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全世界的经济都受到了重大打击。当年年底国家调整了外贸政策,中化失去了独家拥有的石油等进出口经营权,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政策也随之调整,收缩了海外经营的地区,很多国外的公司和代表处,包括莫斯科都被撤销了。面对如此大的调整,很多曾在国外工作的同事在回国后选择了辞职。而我也在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自己的定位在哪里。
我仔细分析了自身的情况:通过这六年在中化平台上的磨砺,我积累和建立了一些人脉关系,以及一些市场和资源,对外贸领域的商品和整个链条也都慢慢熟悉了起来。而如果选择回国后再重新创业发展,那么即使是在同一个领域内,但环境不同了,很多资源、人脉关系和起点也都需要去重新建立。所以,我当时决定留在莫斯科,把那里既作为自己创业发展的起点,又作为原有业务的延续。在熟悉的环境和领域中去发展和延续自己的业务,是比较合适的一种选择。
我接收了原来在中化莫斯科工作的外籍雇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埃佩克集团公司(IPC GROUP)。逐渐地,埃佩克集团公司在石油、化肥和化工等其他资源性的业务领域做了起来,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到2010年时,埃佩克集团公司已经拥有了上百名员工,贸易额达到12亿美元,除了原来的业务领域,还开始涉足投资业务。同时,埃佩克集团公司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都设立了分公司,已经在按照跨国公司的模式运转了。
十多年后,虽然创业取得了成绩,企业在国外发展得很好,国外的生活条件也很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祖国,而且亲历苏联的动荡和解体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对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所以,我也常常思考企业应该向何处发展,人生定位在哪里等问题。
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综合国力得到很大提升,国际威望也日益提高,作为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我感到十分自豪。加上回国后有比较好的政策支持,综合考虑之后,我认为想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还是应该回国去发展,于是决定回国。2011年,我被选聘到国资委所属的中国诚通集团工作,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作为高层次人才被选聘到诚通的时候,我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了信心,想到能在央企工作,能在人才济济的平台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国家做一些贡献,就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了一份自豪感。当时我还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心高似海阔,志广百梦圆,大浪淘沙尽,巍巍我依然。”
我到诚通工作时,他们正在运作一个在俄罗斯的项目,计划在俄罗斯投资3.5亿美元,打造一个格林伍德贸易平台,即现在的格林伍德贸易中心。这是我到诚通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之所以让我接手是因为我懂俄语且对俄罗斯的法规和政策比较熟悉。2011年,这个项目已经正式建成并开业,到现在已经运营两年多,也确实在促进中俄贸易,拉动中国出口,树立中国商品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要看得长远。对一个企业家来说,创业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立业要有远大的抱负,守业要有正确的经营理念。而我自己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得益于改革开放,受益于中俄友好。”被选聘到中国诚通集团以后,我还是比较适应的,主要是因为有自己的愿望,愿意在国企的大平台上施展拳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自己具备懂外语,拥有国际视野和国外的众多人脉资源,懂得国际化经营等优势,所以到了中国诚通集团以后,主要负责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正好可以把自己在国外的一些资源和学到的东西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吸引海归人员,服务国家建设
海归人员在国外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尤其是一些在大的外企工作过的海归人员,回到国内,如果在体制内找到适合的岗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很多留学人员归国后是在外企工作的,外企的高管很多都是比较优秀的海归人员,因此,外企能很快地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经营与这些人的理念、经历和视野是分不开的。如果将这些人充实到体制内工作,他们将会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中国正在大力引进人才,那么无论体制内外都应该广泛地吸纳人才。美国等国家之所以发展得很快,就是因为他们广纳人才。所以,我在政协会议上做了“进一步完善我们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提案,提出人才的引进要拓宽领域,不局限于高科技领域,外交、外贸管理,人文社科等领域也应该广泛地引进人才,这样才能推动中国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各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中西方的体制和文化是存在很大差异的,留学人员长期在国外,受西方理念的熏陶和影响,回国后难免有些不适应。对此,一方面留学归国人员要把心态放平和,既然回来了,那国内的一些政策和相关的规则是需要遵守的,要更好地、更快地让自己适应;另一方面体制内的企业或是政府机关需要给留学归国人员一些机会,现在政府机关和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还是逢进必考,而在这方面高层次的海归人员可能未必有优势。所以,我在政协的提案中提出:国家公务员队伍当中要适当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两种文化、理念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发展。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广大的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要创造好的环境和政策,使留学人员回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这代表了我们国家对海归人员的期望。历代领导人对留学人员都寄予了厚望。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主席访问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的时候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到改革开放的后期,欧美同学会八十年、九十年大会的时候,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主席也在讲话里对留学生寄予深切的期望。现在,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实际上就是把吸引留学人员回国也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希望留学人员回国参与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当中去。留学报国是早期留学人员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后,这个传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中国留学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一百多年来,留学归国人员为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一点历史和人民都不会忘记。
(来源: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