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2025首都海归创新季·第十届中国(北京)海归投资论坛在京启幕。论坛设置了以“海归科技创新重振中国经济自信”为主题的平行圆桌环节,邀请北京海归科协兼职副主席、中投企智资本董事长朱敏红,中创鸿星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万松,乾丰(北京)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洪博士,中关村智慧互联网教育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庆芳,坤鹏控股集团投资总监徐超等5位嘉宾,共同探讨留学归国创业者与本土创业者的差异,以及海归科技创新力量在重振中国经济自信、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就支持留学人员创业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出建议。本次平行圆桌由北京海归科协投资转化专委会主任代瑞红主持。

朱敏红 北京海归科协兼职副主席、中投企智资本董事长
北京海归科协兼职副主席、中投企智资本董事长朱敏红表示,在精神层面,留学经历能够激发留学人员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怀,使其在回国后更加专注于事业;在技能层面,留学经历能够帮助留学人员增长才干、拓宽国际视野,在跨文化交流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度。正因如此,留学归国创业者在爱国情怀的驱动下,凭借宽广的国际视野、优秀的专业技能以及强大的文化包容性,在创业道路上展现了与本土创业者不同的风采。
万 松 中创鸿星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
中创鸿星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万松认为,当下已步入Web3.0时代。与Web2.0阶段主要以复制模式开展创新不同,Web3.0凭借其去中心化的独特属性,对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形态架构都提出了更为严苛、更高层次的要求。新时代留学人员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思维活跃。当他们带着国外的先进理念与新型创业思维回归,必将为科技行业的发展带来全新活力,助力科技行业在Web3.0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沈洪博士 乾丰(北京)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乾丰(北京)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洪博士表示,留学人员群体具备三方面独特优势:一是掌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前沿技术,二是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洞察能力和促进先进技术与国内市场精准对接的能力,三是具备敢于试错、敢于创新的创新精神和突破跟随式创新困境的能力。在科技领域,留学人才凭借上述优势,逐渐成为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变量”。他们引领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必将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李庆芳 中关村智慧互联网教育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关村智慧互联网教育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庆芳表示,产业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而产业升级的核心在于科技与人才。在科技层面,李彦宏、沈南鹏等留学前辈为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但面对量子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科技升级需求,即便国内技术基础优良,我们仍需不断吸纳海外新兴力量与高精尖人才。在人才层面,留学人才凭借其国际视野和促进海外高精尖科技实现本土化跨界应用的能力,在当下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留学人员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了从“精英模式”到“全员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留学人员将全方位融入并推动国内产业升级进程,为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贡献力量。
徐超 坤鹏控股集团投资总监
坤鹏控股集团投资总监徐超指出,留学人员回国参与投资事业,不仅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密切国家大力支持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发展机遇,更要推动传统行业实现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在产业升级中创造超额价值。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留学归国人员凭借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前沿技术与创新精神,已成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未来,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引导与产业不断升级,留学人员必将在更广阔舞台上,为中国经济重振自信注入磅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