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科普工作的持续开展,科普覆盖面的“扩张”,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知识水平,由此营造出的崇尚科学的风尚、崇文重教的氛围,正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对正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而言,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9月20日下午,在2024首都海归创新季暨第九届中国(北京)海归投资论坛的第三场主旨圆桌“科普教育创新发展与应用实践”中,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携手北京市海归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等单位,邀请来自科研机构、主流媒体的5位嘉宾共同探讨科普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分享从事科普教育相关工作的有益经验,为推动科普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活动由北京海归科协科普专委会副主任、融媒体中心主任欧阳巨星主持。
北京海归科协科普专委会副主任、融媒体中心主任欧阳巨星主持活动
北京海归科协科普专委会副主任、融媒体中心主任欧阳巨星邀请与会嘉宾分享参与科普教育工作的有益经验,并结合自身经验就推动科普教育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解放军报社理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董国政发言
解放军报社理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董国政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处在一个人人参与科普的特殊时代,科技产品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科普工作而言,载体、平台缺一不可,一方面科普工作需要电影、戏曲作为载体,另一方面,科普工作需要在大众喜闻乐见的平台上进行,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经济参考报金融证券部主任管锡诚发言
经济参考报金融证券部主任管锡诚指出,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如果说科技创新是高峰,那么科学普及就应该是高原,只有厚植高原沃土,高峰才能愈加雄伟。科普工作首先要普及推广的就是科学家精神。科学普及作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不可或缺的一环,价值日益凸显。我们应当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科研事业和科普工作中,让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学生将科学之光继续传递下去。传承科学家精神,我们应当让青年科技工作者记住科学的历史,看看老一辈科研人员是怎样奋斗的,鼓励他们做好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汲取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的精神力量。
消费日报社经营中心副主任杨斌发言
消费日报社经营中心副主任杨斌表示,中国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应当进一步促进中外青年交流,鼓励海归人才把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带回中国,把中国的有益经验向海外推广,实现中外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同时要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还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思考如何通过科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先进的生产力,二是充分发挥海归人才的积极作用,把中国优秀的科技成果传播到国外,把海外优秀科技成果引进国内,进一步提高我国生产效率。
国观智库秘书长何岸发言
国观智库秘书长何岸表示,以非洲之星赞比亚为例,该国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因为该国普通教育没有让学生学习生理卫生知识,但是中国在80年代已经充分认识到向青少年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科普教育的重要性,虽然中国仍有不少艾滋病病例,但感染率远低于非洲。因此,中国在与非洲国家交流合作时,应当把生理卫生知识科普教育方面的经验传授给非洲国家,为非洲国家的青年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在数字支付方面,海外人士在中国仍有诸多不便,因为他们没有身份证,无法使用数字支付,因此我们应当在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事业发展广阔平台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为他们在华生活提供便利,提高他们在华生活的幸福感。我所就职的国观智库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青年合作交流,当我们向日本青年展示世界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之时,他们惊叹于中国领先的科技力量,同时也向我们介绍了日本的先进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发。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中外青年在科技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外科技创新共同发展。
光明网创新发展部张冰宇发言
光明网创新发展部张冰宇表示,作为一名一直积极从事媒体工作的留学人员,我始终在积极探索讲好温情的、有热度的、有内容的科普故事的有效途径。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兴起,媒体工作者开始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科普分享,积极探索如何用大众喜闻乐见的便捷方式进行科普工作。AI技术的兴起给行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方面,AI技术可以帮助媒体从业者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AI技术能够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国内科普高质量发展助推高水平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与各国开展科普交流合作,通过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技术,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